1.无数大大小小的包
我们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向我们说明,要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统一)、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彻底崩溃了!搞不懂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这么多复杂的名堂出来。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经过两年,我们都对此已经驾轻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条理的分门别类。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是否和从小所受教育有关。
2.大人空着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着
这是很震动我的一个场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上面所说的那些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都由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而且还都跑得飞快。我们呢,自然还是咱国内的传统,田田空手,我拿包。过了两天,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田田妈,Tina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惯于只说半句话,后面的让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问家里的情形了,看我还在想,老师就说了“比方说上学时拿包吧。。。”这就是委婉的提醒。从此就只好让田田自己拿了。等开家长恳谈会时,我和大家说“在中国幼儿园,习惯家长拿东西”这回轮到日本妈妈目瞪口呆了,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孩子更多一点呢?
3.反复脱换的行头
田田的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登园时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自然再换自己的鞋子。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开学时老师要求拿一组换的衣服,在我们看来,那自然是防备孩子玩耍时弄脏备用的,然而,并不是。只要孩子们中午睡了午觉,起来必定要重新换一套。够多麻烦。(到田田在外边宿泊一个晚上的时候,光备用的换的衣服就要备好多套,真赶上那个爱新衣的皇帝了。)
刚开始每天早上去送田田,都要重复那么一套换衣程序,田田在菊花班的时候,看她实在慢,我就不免代劳。但是不久就发现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慢慢体会到,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这个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帖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2、3岁开始的训练,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4.大冬天穿短裤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刚去的时候,北京的爷爷奶奶非常担心,说一定要和老师商量一下,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孩子,受不了这个冻。这个.。。,让我怎么说得出口。就算不重新唤起东亚病夫的记忆,起码也激活小皇帝的印象。没法子,只好入乡随俗地狠下心来,为国争个面子。不用说,刚入园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冻病了。和日本妈妈说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看看一个个像小炮弹一样冲到我面前说“你好”的孩子,那个结实劲儿,我是觉得我们不能太金贵孩子了。
5.0岁参加运动会
刚到幼儿园,就看见很多老师怀里都抱着个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吧,一问,是0岁。田田幼儿园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田田曾经是菊花,然后变成百合,现在已经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风范的紫罗兰了。而0岁的小宝宝,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汉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来就来源于汉字),很是形象。这些0岁的毛毛,不光入托了,而且还要参加幼儿园的一切大型活动,比方运动会、演出发表会等。看这些0岁的毛毛哭着拼命向前爬,还是有点打动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儿园到了年中组,开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课,相当于我们的体育和形体课;到了年长组,就有了足球大会,孩子们成天不是练习打鼓,就是练习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儿园之间的比赛,田田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体力和勇气都练出了。
说实话,刚来日本时,田田的表现真是让人汗颜。日本的孩子一般从十三四岁开始,才往上蹿个儿,之前比中国孩子矮很多。田田在班里,那可是鹤立鸡群的“庞然大物”,无奈实在是外强中干。日本孩子光着脚在外边跑,田田呢,榻榻米上有一点沙子,就恨不得踮着脚走路。有一次远足爬山,最后一个不算,下来的时候,干脆由两个矮个子的日本孩子搀扶下山。这怨不得孩子,3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让她徒步爬山1小时的经验。现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环境下,徒步4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
7.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国时,我们参观过几次田田的幼儿园,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课,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后,全园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疯狂。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孩子们的成长感特别明显。比方前些天田田年长组最后的发表会上,表演完太鼓之后,他们说了一番话,让所有的家长落泪:今天的发表会真高兴,低年组的小朋友们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这是我们最后的发表会了,到了小学校我们仍然不会忘记我们的朋友和幼儿园。
8.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笑”和“感谢”
在这个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在日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最重要,一个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还教什么?“教学会说谢谢”总之,这里强调的和国内是非常不同。但是通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发现田田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方面的收获却是经由综合教育的方式获得的。
9.一年到头数不清的活动
看看我的日历上标出的做便当的日子,就是田田他们远足的日子,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捡橡子了,打年糕了,开运动会了,为社区演出了,宿泊了,过园节了,开发表会了,去拜寺庙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总之,结论是:日本的幼儿园生命在于活动!
10.中国人都不过的节日日本幼儿园过
这也是让我狠狠吃惊的地方,像上面说的,日本幼儿园过一切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除此之外,中国的正月初七的七草节(几位知道?)、二月的节分、七七乞巧节都认真地过上一遍。孩子回来说,今天老师问我这些节日在中国怎么过,我说:不知道。惭愧啊,妈妈也不知道。
11.老师的能量
日本一个班,少到10个人,多到30个人,老师都只有一位。开始我是颇为怀疑的,大约把这些孩子都看住也就不错了。然而,可真是看轻了日本的幼儿园老师。就这一位老师,30个孩子的作品展,30个孩子从无到有的打鼓本领(非常专业啊),30个孩子的美术、音乐、阅读,30个孩子的生日,30个孩子的大型发表会、运动会全是这一位,有条不紊,像模像样。像去年发表会排的是《不来梅的音乐会》,日本的活动向来是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所以30个人当中,4只母鸡,3只猫,5只狗,2头驴子,几个小偷,老师要分别带领孩子们做好服装、道具和布景(全部废物利用)、配好音乐、编好剧目,排练一个多月,那可是不小的工作啊。但是看看那位老师每天还是轻轻松松的表情,50多岁的人了啊。佩服!
12.佛教的影响
京都大概是日本寺庙最多的城市,整个城市有一种晨钟暮鼓的氛围,田田的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受一次教诲,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佛诞日、涅pan日都有活动,最近孩子们马上要毕业了,昨天就去了西本愿寺向佛许了愿,田田还代表班级给佛献了花。我问许了什么愿,她说:永远信任佛,永远对别人怀有感谢的心,永远认真倾听别人的话。
日本风情画,收集有关日本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政经,生活,文化等等。 collection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all about Japan,categories including politics,economy,life and culture.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Monday, September 19, 2011
这就是红色帝国让日本人付出的代价。
无聊闲逛时看到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一则关于“战后于苏联及其蒙古扣留期间死亡者 名单”,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战后日军战俘的结局简直可以用天壤之别形容,先说被欧美盟军俘虏的日军,只要是没屠过平民没虐过战俘没太怎么跟欧美唱反 调的,基本上都没什么大事最终不了了之,而被中国俘虏的日军可谓是祖坟冒烟,即便是有屠过平民虐过战俘的也都大多被特赦释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摇身一变成 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反观被苏联俘虏的日军,即便是双方统共才打了不足一个月的仗,这老毛子可是一点都不善待日本人,看整理的这份将官级死亡者名单不 难看出,将军们姑且都落的这么一个结局,难以想象这西伯利亚战俘营的条件会恶劣到什么程度,那些底层的士兵们又会遭到怎样的境遇,如果苏联根据其对战俘的 大部分判罚(一般都二十年)来看,如果坚决执行下来而不提前释放他们的话,怕是这些日本兵一辈子都别想回国是死在西伯利亚了。难怪都说老毛子有野性轻易别 的罪,单就这对待敌人的作法比起我们的“大赦”不知要有多少的威慑力呢,为何我们当年不能像苏联人一样如此对待日军战俘?再说说这日本,日本固然有它可恨 的一面,但抛开对于日本单方面的仇视不提,仅说日本政府对于这些死者的考证工作还是值得我们仿效学习的,除了政府还有民间一些组织(即便是右翼组织)对于 这种死者的考证都极为热衷(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旧拨款用于遗骨发掘工作、安抚战争“受害者”),在我们看来他们是万恶不赦的战争罪人,但是在日本国民看 来他们则是国家的英雄。
说起苏联当年的拘留日本人,根据资料表明,当时被苏军俘虏并押送至苏联境内的日军 战俘及其从属人员超过一百万,美国学者威廉・尼摩的研究表明更是声称死亡者接近三十四万,反观俄罗斯方面则认为死亡者仅在四万人上下,而日方调查后仅死者 名簿上登录人数就已为五万三千人,至于那些无法确认身份及其失踪者还尚未统计,所以说这一数字可能会持续扩大化。虽然各方在数据上难以达成一致,但可以肯 定的是日本战俘及其从属人员确实在苏联遭到了非人道主义对待,在一九九三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于访问日本期间曾就这一问题公开表明“实为非人道行为并 向日本道歉”。不过涉及到的赔偿问题俄罗斯始终缺乏积极的态度,直到今天日本与俄罗斯两国还在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民间团体的申诉缺乏力度,现在已由 日本政府直接出面,日方声称的“受害者”除了西伯利亚的拘留者,还包含北方地区那些当年苏军占领地域内的二百七十余万日本人,因为问题涉及当今日俄敏感的 北方问题及其诸多政治因素,所以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不过日本政府仍旧在2010年5月20日发布了《西伯利亚特措法》用以自身对本国受害者的赔偿。
以下是整理的一份将官级死亡者名单,根据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来推算,这些将官至少早 死了二十年,至于佐官和尉官死了多少人我无法去考证查实,日本关于西伯利亚拘留期间的描写是相当的恶劣,很多书籍都将其形容为地狱一般,在我看来。。日本 人眼中的“苏联人对待日本人”不亚于我们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人对待中国人”,也难怪日本多次的全国性调查问卷“最为反感的国家”评选中,俄罗斯始终名列榜 首,不知这西伯利亚问题是否占有一定原因。
喜多诚一(陆军大将,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四七年八月七日死于西伯利亚)、野沟弐彦(陆军中将,第一二六师团师团长,四七年五 月二十四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三宅光治(陆军中将,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部长,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死于莫斯科)、加藤泊治郎(陆 军中将,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官,五一年二月十九日死于莫斯科)、井上忠也(陆军中将,第一独立守备队司令官,四九年四月八日死于滨海边疆 区)、村上启作(陆军中将,第三军司令官,四八年九月十七日死于西伯利亚)、上村干男(陆军中将,第四军司令官,四六年三月 二十三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小林恒一(陆军中将,伪满高等军事学校校长,五十年五月九日死于西伯利亚)、大木繁(陆军中 将,关东宪兵队司令官,四七年四月九日死于西伯利亚)、牧野正民(陆军少将,关东军情报部部员,四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死于滨海边疆区)、宫 尾癸己郎(陆军少将,朝鲜会宁军马厂厂长,四五年十一月八日死于滨海边疆区)、秋草俊(陆军少将,关东军情报部长兼哈尔滨特务机关 长,四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死于莫斯科)、土谷直二郎(陆军少将,独立混成第一三六旅团旅团长,四八年五月六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今井 龟次郎(陆军少将,关东军第二特别警备队司令官,四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古屋彻(陆军军医少将,关东第二十一陆军 医院院长,四六年四月十五日死于西伯利亚)、小野行守(陆军少将,第一方面军兵器部部长,四七年八月三日死于西伯利亚)、野村登龟江(陆 军少将,独立混成第八十旅团旅团长,五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
平和祈念展示资料馆(位于东京)的模拟场景,场馆中“战后西伯利亚强制拘留”是作 为一个主题单独出现,大多数都是一些当年被拘留者的遗物什么的,后两张乘坐火车和轮船的场景是日本同苏联逐渐恢复邦交后,苏联对于在押人员的陆续释放,其 人数多达四十七万,原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陆军中将是时间最长的被扣留者,作为最后一批释放人员直到一九五六年才被特赦,这期间被关押了十一年。
以下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关于西伯利亚事件的一些记录
(死亡者名薄)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akai/soren/50onjun /index.html
(死亡者埋葬地点标注)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akai/soren/chihou /index.html
(遗族所在不明者名簿)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akai/soren/fumei /index.html
说起苏联当年的拘留日本人,根据资料表明,当时被苏军俘虏并押送至苏联境内的日军 战俘及其从属人员超过一百万,美国学者威廉・尼摩的研究表明更是声称死亡者接近三十四万,反观俄罗斯方面则认为死亡者仅在四万人上下,而日方调查后仅死者 名簿上登录人数就已为五万三千人,至于那些无法确认身份及其失踪者还尚未统计,所以说这一数字可能会持续扩大化。虽然各方在数据上难以达成一致,但可以肯 定的是日本战俘及其从属人员确实在苏联遭到了非人道主义对待,在一九九三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于访问日本期间曾就这一问题公开表明“实为非人道行为并 向日本道歉”。不过涉及到的赔偿问题俄罗斯始终缺乏积极的态度,直到今天日本与俄罗斯两国还在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民间团体的申诉缺乏力度,现在已由 日本政府直接出面,日方声称的“受害者”除了西伯利亚的拘留者,还包含北方地区那些当年苏军占领地域内的二百七十余万日本人,因为问题涉及当今日俄敏感的 北方问题及其诸多政治因素,所以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不过日本政府仍旧在2010年5月20日发布了《西伯利亚特措法》用以自身对本国受害者的赔偿。
以下是整理的一份将官级死亡者名单,根据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来推算,这些将官至少早 死了二十年,至于佐官和尉官死了多少人我无法去考证查实,日本关于西伯利亚拘留期间的描写是相当的恶劣,很多书籍都将其形容为地狱一般,在我看来。。日本 人眼中的“苏联人对待日本人”不亚于我们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人对待中国人”,也难怪日本多次的全国性调查问卷“最为反感的国家”评选中,俄罗斯始终名列榜 首,不知这西伯利亚问题是否占有一定原因。
喜多诚一(陆军大将,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四七年八月七日死于西伯利亚)、野沟弐彦(陆军中将,第一二六师团师团长,四七年五 月二十四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三宅光治(陆军中将,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部长,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死于莫斯科)、加藤泊治郎(陆 军中将,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官,五一年二月十九日死于莫斯科)、井上忠也(陆军中将,第一独立守备队司令官,四九年四月八日死于滨海边疆 区)、村上启作(陆军中将,第三军司令官,四八年九月十七日死于西伯利亚)、上村干男(陆军中将,第四军司令官,四六年三月 二十三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小林恒一(陆军中将,伪满高等军事学校校长,五十年五月九日死于西伯利亚)、大木繁(陆军中 将,关东宪兵队司令官,四七年四月九日死于西伯利亚)、牧野正民(陆军少将,关东军情报部部员,四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死于滨海边疆区)、宫 尾癸己郎(陆军少将,朝鲜会宁军马厂厂长,四五年十一月八日死于滨海边疆区)、秋草俊(陆军少将,关东军情报部长兼哈尔滨特务机关 长,四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死于莫斯科)、土谷直二郎(陆军少将,独立混成第一三六旅团旅团长,四八年五月六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今井 龟次郎(陆军少将,关东军第二特别警备队司令官,四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古屋彻(陆军军医少将,关东第二十一陆军 医院院长,四六年四月十五日死于西伯利亚)、小野行守(陆军少将,第一方面军兵器部部长,四七年八月三日死于西伯利亚)、野村登龟江(陆 军少将,独立混成第八十旅团旅团长,五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死于哈巴罗夫斯克)
平和祈念展示资料馆(位于东京)的模拟场景,场馆中“战后西伯利亚强制拘留”是作 为一个主题单独出现,大多数都是一些当年被拘留者的遗物什么的,后两张乘坐火车和轮船的场景是日本同苏联逐渐恢复邦交后,苏联对于在押人员的陆续释放,其 人数多达四十七万,原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陆军中将是时间最长的被扣留者,作为最后一批释放人员直到一九五六年才被特赦,这期间被关押了十一年。
以下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关于西伯利亚事件的一些记录
(死亡者名薄)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akai/soren/50onjun /index.html
(死亡者埋葬地点标注)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akai/soren/chihou /index.html
(遗族所在不明者名簿)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syakai/soren/fumei /index.html
Subscribe to:
Posts (Atom)